成人不卡在线,日日夜夜网站,国产精品天天看,日韩理论在线播放

《自然》氣候科學報告稱碳捕獲封存是緩解氣候變化有效工具

環(huán)保 2018-06-19 21:35:33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fā)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報告稱,碳捕獲地質封存將是一種有效的緩解氣候變化工具。全新開發(fā)的存儲安全計算器表明:在管理得當的情況下,98%的注入地下的二氧化碳(CO2)在地下保留10000年以上的概率為50%;在管理欠佳的情況下,78%的注入地下的CO2可以保留在地下。

碳捕獲和封存涉及將工業(yè)生產過程中化石燃料釋放的CO2注入地下。盡管該技術有望減少全球CO2排放,并有助于實現《巴黎協(xié)定》目標――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內,并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yè)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但一直有人擔心,注入地下的CO2會在未來泄漏到大氣中。

此次,英國阿伯丁大學研究人員朱安?阿卡爾德及其同事,開發(fā)了一個計算程序――存儲安全計算器(Storage Security Calculator),以評估地質CO2封存對于減緩氣候變化的有效性。

該計算器量化了2020年至2050年注入地下的CO2的固定量,以及10000年內向大氣中泄漏的CO2總量。研究人員計算了兩種場景,一種是注入地密度適中,并使用當前最佳實踐對場地進行管理,另一種是場地管理不善的情況。

他們發(fā)現,如果場地得到適當管理,年度泄漏率低于0.01%,許多人認為這是有效減緩氣候變化的可接受限度。對于管理不當的場地,雖然在頭100年里泄漏率超過了這個限值,但在1000年后,它會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研究團隊提醒說,對千年時間尺度下的地下CO2行為的理解不完整,是其模型中的一個關鍵不確定性因素,這也可能導致高估CO2封存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

掃一掃在手機閱讀、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