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質量難保證 利潤低更新快致維修貴
隨著消費升級和新消費群體的崛起,家電細分領域產品不斷發(fā)展,市面上也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小家電產品。小家電行業(yè)繁榮的背后,隨之而來的卻是層出不窮的質量問題。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小家電頻頻與“不合格”“不達標”等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并屢次成為家電質量問題的焦點對象,其中電磁爐、電熱水壺、吸塵器、空氣凈化器等小家電屢次上榜國內各地的家電質量問題報告。
小家電質量問題堪憂
“不會是壞了吧?才買回來用了不到一個月??!”梁阿姨拿著手機對著電話另一頭的女兒吐槽道:“可是用它煲水卻達不到100℃,一直顯示98℃,不會是買了個山寨貨,用幾天就罷工吧!”
產品無3C認證標識、時常遭遇山寨品牌、剛買幾天就“罷工”、維修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這些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投訴小家電的熱點。記者從最近兩年的多份國內家電質量問題報告發(fā)現(xiàn),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大量在批發(fā)市場購買的小家電屬于“三無產品”,缺少3C認證;冒充名牌的山寨貨較多;維修網(wǎng)點少,售后服務參差不齊;維修價格貴等。
“新消法實施后,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可要求商家自證清白,而小家電卻難以享受同等待遇,舉證難、鑒定難、維權成本高等往往讓消費者望而卻步?!睒I(yè)內人士馮小姐稱,近幾年,小家電的投訴量一直高居不下,其質量問題最令人堪憂。
馮小姐說,這些存在質量問題的小家電往往沒有3C標識,帶電部件外露、防漏電保護不達標。同時,一些冒充的山寨名牌,或是宣稱在香港注冊、內地授權的品牌,也讓消費者難辨真假。例如,標稱是某知名品牌的暖風機,但實際上該品牌并不生產這類小家電。此外,難覓正規(guī)維修點、售后維修存“霸王條款”、夸大產品故障等,也是令消費者較煩惱的事。
利潤低更新快致維修貴
“就修一下而已,要不要這么貴啊?這維修費都差不多可以重新買一臺了!”吳大爺家的豆?jié){機每次工作到一半就會自動停止不再繼續(xù)干活,所以打算拿到維修店修理一下,卻沒想到維修費要這么貴。記者調查了解到,由于維修利潤低,且小家電更新?lián)Q代快,配件難找,導致維修貴、維修點少。
解放路一家家電維修店老板稱,小家電品牌多、型號多,很多型號已經停產,維修店零部件往往要專程從廠家調貨。該店老板說:“維修小家電比較麻煩,有時候市民拿來維修的小家電都是些已經停產的產品,這就進一步增加了尋找替代其零件的難度?!蓖瑫r,小家電產品結構緊湊、精度高,對于維修技術的要求也高,但一些維修人員卻并沒經過廠家培訓,因此常拖延維修,不少維修店干脆拒修小家電。
此外,據(jù)馮小姐介紹,一些靠電源驅動的小家電,因質量安全系數(shù)不高,容易引發(fā)重大的人身傷害事故。不同于大家電,小家電目前仍需消費者拿出專業(yè)機構給出的鑒定報告。但小家電檢驗成本過高,加之新品迭出,個別甚至沒有可依據(jù)的國家檢驗標準,有的檢測機構對消費者個人提出的檢測也不接受,使得消費者無法有效維權。
到正規(guī)渠道購買更有保障
馮小姐建議,購買小家電消費者應盡量選擇大商場、專賣店、信譽好的網(wǎng)店等正規(guī)渠道,可選擇市場覆蓋率較高的品牌及知名品牌中技術成熟的產品,不要貪圖便宜去購買“三無”產品,以防售后服務維修、索賠等方面可能引發(fā)的問題。還有,在選購小家電產品時,消費者要認清產品的安全認證標識,查看產品合格證明,尤其應該看清楚防漏電裝置是否完備,并索要正規(guī)發(fā)票。另外,在使用時,消費者一定要嚴格按照安全說明操作,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記者了解到,針對小家電維修難、維修貴的問題,部分商家也推出了延保產品。國美工作人員張小姐稱,目前,對一些價格在1000元以內的小家電,若消費者購買延保服務,一旦過了廠家保修期,只要在延保期內,產品壞了可直接換功能、規(guī)格相似的產品。蘇寧、天貓、京東等也有類似的延保服務。
張小姐表示,達到使用年限80%的小家電多已過了質保期,機型也往往停產,零配件難找,維修費會比較貴,此時建議消費者購買新品替代舊產品。另外,一些沒有獲得國家認證的小家電,消費者謹記別輕易購買,以免售后維修難。
本文來自番禺日報 本報記者 潘曉均 文/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