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飄過90年》激蕩鐵血軍魂 致敬往昔歲月
90載崢嶸歲月,金星熠熠生輝;90載奮斗征程,軍旗凜凜飄揚。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隆重推出大型電視文藝專題特別節(jié)目《歌聲飄過90年》,唱響嘹亮軍歌,頌揚鐵血軍魂。據了解,此次專題文藝特別節(jié)目將制作成“歌唱理想”、“歌唱青春”、“歌唱信念”、“歌唱中國夢”四期節(jié)目分別與觀眾見面,并以“中國夢、強軍夢”為主題,用經典軍歌作為載體,展示90年來人民軍隊“不忘初心、闊步前進”的壯闊圖景。
經典軍歌唱主角 名曲薈萃致敬鐵血軍魂
“新征程號角震天響,強軍目標我們來擔當!……”特別節(jié)目的錄制現場在雄壯的《強軍戰(zhàn)歌》聲中拉開序幕。各個時期的經典軍歌、軍事題材的澎湃舞蹈以及鏗鏘有力的動人講述,一幕幕再現了解放軍將士浴血奮戰(zhàn)的感人場景,更回顧了人民軍隊90年的光輝歷史和豐功偉績。三軍國防生和軍旅合唱團帶來的《請祖國檢閱》展現了軍人敢于擔當、為祖國決勝疆場的豪邁氣魄;《好男兒就是要當兵》這首軍歌則被著名歌唱家劉和剛演繹出一番“鐵馬秋風大散關”的雄勁豪邁。《咱當兵的人》、《十送紅軍》、《紅色娘子軍》以及《軍港之夜》等膾炙人口的經典軍歌也紛紛亮相,引得現場觀眾頻頻隨聲附唱;而在歌曲《九九艷陽天》的演唱中,已經83歲高齡的表演藝術家陶玉玲的出現,更勾起了不少現場觀眾對過去深深的回憶。
“精選90年來極具影響力的中國軍歌,力邀最具代表性、最深入民心的歌唱家,再次吟唱這些經典老歌,就是想帶領觀眾一起緬懷那段光輝歲月,致敬鐵血軍魂”,特別節(jié)目的主創(chuàng)如是說。
“老歌新唱”成一大亮點 “軍人故事”詮釋錚錚鐵骨
匠心巧思,如何把時代感和流行元素融入到軍歌當中,讓軍歌“俘獲”更多人的耳朵,節(jié)目組也著實下了一番苦工。譬如,由軍旅合唱團和音樂人洪兵演繹的《保衛(wèi)黃河》則在表演中加入了高潮迭起的鋼琴獨奏和多元重唱的表演形式;而由著名歌手江濤帶來的新編《一二三四歌》則融合了說唱元素,相比過往版本更顯動感旋律;久唱不衰的《紅星照我去戰(zhàn)斗》在此次節(jié)目中也做了全新包裝和改編,青年歌手白若溪的吉他演奏搭配娓娓道來的唱法,使歌曲被賦予了更多的溫馨情懷;作為《紅梅贊》的演唱者,藝術家王莉更在節(jié)目錄制后激動的表示,在《歌聲飄過90年》的舞臺上她實現了不同空間,不同場景,不同感受的“三代”江姐同臺夢。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軍歌推介人,著名表演藝術家劉勁、張光北、馬少驊等紛紛登臺,向觀眾講述了自己與軍歌的別樣情懷。來自新疆紅其拉甫哨所的官兵、被稱為“玫瑰哨所”的東南沿海海防的女民兵們等則將他們在部隊生活鮮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來,通過官兵們的講述,不少觀眾更是為他們的感人事跡而潸然淚下。
歌譜成冊印鑒時代軍歌 “神秘黑科技”值得期待
正如導演組所說,文藝作品應該是時代的縮影,是記錄時代故事、抒發(fā)時代情感的“化石”,而軍歌更應該留下深刻的時代印記。為此,《歌聲飄過90年》特別節(jié)目將選唱的經典歌曲以歌譜形式集結成冊,最終制作出唯一一本歌譜實物,捐贈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保存收藏。此外,特別節(jié)目還將使用一種被電視圈稱為“神秘黑科技”的3D全息投影技術,運用新穎的技術手段在電視屏幕上呈現高科技、震撼性的虛擬景觀,從而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帶來最直觀的視覺沖擊……
豪情緊隨戰(zhàn)旗舞,軍歌應和鐵甲聲。7月28日-7月31日,每晚21:00檔,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歌聲飄過90年》邀您共唱嘹亮軍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