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教體局把疫情當教材 多形式推進立德樹人
“親愛的同學們,我是你們的老師,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箵粜鹿诜窝滓咔榈膽?zhàn)役中,讓我們一起努力,與祖國一起成長!使自己成為一個堅韌不拔、從容不迫、具有家國情懷的人……”3月6日,郟縣各鄉(xiāng)鎮(zhèn)377個村支部的大喇叭中,傳出同一個聲音。這聲音充滿鄉(xiāng)土氣息,但也透著堅毅、充滿陽光,有諄諄教導,更有殷切期望。這是郟縣教體局以疫情為教材,專門錄制播放的《致全縣學生的一封信》。
據(jù)悉,按照省教育廳的統(tǒng)一部署,郟縣教體局在抗擊疫情期間全力做好網(wǎng)上教學工作。各學校積極組織學科教師,利用網(wǎng)絡手段進行深入細致的學期備課、單元備課和專題備課,錄制課程305節(jié),突出做好“備教材、備學生、備課堂”三環(huán)節(jié),推送至全縣近10萬學生。在打造“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模式的同時,郟縣充分發(fā)動群眾,積極對接各鄉(xiāng)鎮(zhèn)的村支部,利用大喇叭播放有關內容,實現(xiàn)空中課堂全覆蓋,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他們播放戰(zhàn)斗在“疫”線的白衣天使的感人事跡、介紹鐘南山院士的科學成就,為孩子們樹立新時代的“偶像”。
為了豐富學生假期生活,各學校鼓勵學生把書房變課堂,把客廳當操場,把家變成美術館、科技館、音樂廳……在非常時期開展“非常學習”,鼓勵學生收集身邊的抗疫故事,通過文字、繪畫、視頻等形式分享給同學們。截至目前,全縣共收集相關小論文1300余份,繪畫2000余份,自制視頻237條。
(郟縣教體局 供稿))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