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后,”綠色發(fā)展“的理念再一次被提上日程,發(fā)展綠色建筑成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施的主要途徑。住建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的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我國既有的500億平米建筑中,99%以上為高能耗建筑。
國內外綠色建筑發(fā)展迅猛,世界范圍內相繼出現(xiàn)一些典型性綠色建筑,對中國的廣大房企業(yè)具有啟示性意義,其綠色基因值得當下房企業(yè)傳承,讓綠色的力量走進民間。 ◆亮點:引自然入室
大廈的頂端是一個漏斗形的雨水收集槽,處理后的雨水作為大樓的中水使用,一年可節(jié)約250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
大廈有效利用風力進行發(fā)電 ,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每年可以為上海中心提供15.75萬千瓦小時的綠色電力 。 在大廈外圍,里外各設有一層玻璃幕墻, 對大廈起到保溫作用,降低供暖和冷氣需求。
上海中心大廈的內部圓形立面,有效減少了能源消耗。據(jù)了解上海中心在節(jié)能據(jù)統(tǒng)計,上海中心一共使用了19種節(jié)能技術,每年可以為大廈節(jié)省25%的能源費用。 上海中心的綠色基因對上海乃至全國超高層建筑產生良好帶動作用,引領超高層建筑向低能耗、高效率方向發(fā)展。
◆亮點:生態(tài)屋頂
植被屋頂。 加州科學館屋頂?shù)囊话氡?700萬株植物所覆蓋, 這些植物不僅能吸引本土的飛鳥、蜜蜂、昆蟲,甚至還能引來瀕臨滅絕的加州斑格蝴蝶,并可消化掉90%的降雨,因此不需要人工灌溉,靠本能就能形成一個獨特的生態(tài)圈。屋頂面積2.5公頃, 共有7個隆起的山丘,可形成大樓內空氣的自然流通,并起到絕緣的作用,減少了對空調的依賴。 自然通風、采光。 通風口的設計是電腦模擬本地風模式有助于建筑設置了7個土墩,以實現(xiàn)最大的空氣流通。 此外用于照明的屋頂天窗是用高性能玻璃制成,能反射最多的熱量,而屋頂太陽能可供應此博物館內10?的電力需求。大樓外側通體使用了玻璃墻和玻璃窗。 這樣大樓建成后90%的區(qū)域都將被自然光照射。 巧用回收建材。 科學館采用產自本地的混凝土。整個建筑的結構鋼全部采用回收鋼材,舊博物館拆毀時的廢料有超過90%被回收??茖W館選用了一種從回收的藍色牛仔褲中抽取出來的厚棉絮,這種有機材料保存熱量和吸收噪音的效果更好。 設計師皮亞諾說:“綠色屋頂關系到21世紀建筑新的靈魂?!?,加州科學館的綠色屋頂是一種將美學融合于實用的技術,達到了節(jié)約能源的目的。并且,這樣我們能夠關注生物多樣性,關愛自然。
低能耗的制冷制熱措施 。 建筑的南立面設計了5個17米高的水噴淋塔,所有即將進入室內的新鮮空氣都要流經該塔,通過時,噴淋水使空氣溫度由17℃降到13℃,非常有利于室內的制冷。建筑的所有外窗將一定程度地開啟,利用室外的冷空氣直接給白天的室溫制冷,外窗的開啟與閉合是通過電腦自動控制的,當夜間遇到刮風、下雨天氣或室內溫度已經低于室外溫度時,外窗將自動閉合。 把自然光用到極致 。 該建筑有兩處較好的措施:一是將北和南立面低樓層的外窗設計得比高樓層的大,以便吸收更多陽光;二是在北側外窗中上部加設了一道金屬反光板,可以將更多的室外陽光反射到室內天花上,同時也使室內光線更加柔和。人工照明作為自然光源的補充,是通過光感應來自動調節(jié)的,根據(jù)室內光線量自動開啟和關閉。 獨到的換風系統(tǒng)設計。 在CH2內,通過設計使得進入房間的是百分之百的新鮮空氣,新鮮的室外空氣通過建筑南側的送風管道進入建筑后被送至各層地板下的夾層內,再經夾層上開向室內的送風口完成下送風過程,新風進入室內后,經過建筑使用者和電器設備散發(fā)的熱量加熱后上升,并升入天花板內,最終進入建筑北側的排風管道排到室外,完成回風過程。 整個過程基本是通過自然手段完成的,該建筑內新風量達22.5升/秒/人, 遠高于7.5升/秒/人的澳大利亞國家標準。 CH2很好地處理了綠色建筑技術和建筑造型的關系,完成后的建筑,不僅沒有因為增加許多綠色建筑設備和手段而使建筑外立面很不協(xié)調,相反,這些和綠色建筑有關的處理手法還豐富了立面的構成。第二,設計者盡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每一個能源需求都實現(xiàn)了綠色建筑手段,也因此,CH2成為了世界范圍可持續(xù)發(fā)展辦公建筑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