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產區(qū)普通瓷片出廠價兩塊多
在四川產區(qū)內,普通瓷片領域競爭白熱化,300×600(mm)規(guī)格的普通瓷片價格最低出廠價格已經降至兩塊多一點。而鏡面瓷片(有的廠家叫做拋釉瓷片)的出現,似乎暫時為廠家找到了一條避免價格戰(zhàn)的捷徑。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生產鏡面瓷片的四川大型陶瓷廠家逐漸增多。截至目前,大多數瓷片生產廠家都已經涉足鏡面瓷片生產領域。和普通瓷片相比,鏡面瓷片最大的賣點就在于瓷片釉面像鏡子一樣光滑,有效解決了普通瓷片表面存在的水波紋明顯、亮度和質感不佳等問題。
由于鏡面瓷片的生產成本遠遠高于普通瓷片,而且對生產工藝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有的廠家濫竽充數,導致產區(qū)的鏡面瓷片市場泥沙俱下,讓一些經銷商無所適從。
鏡面瓷片
名目繁多、良莠不齊
現在,四川產區(qū)內對鏡面瓷片的叫法眾多,鏡面瓷片、微晶鏡面瓷片、微晶瓷片、拋釉瓷片等不一而足。盡管各個廠家對鏡面瓷片的叫法不同,但是廠家在對外宣傳的過程中,大多會將瓷片表面亮度和平整度作為重要賣點 。
有四川陶瓷行業(yè)業(yè)內人士表示,要解決內墻磚表面的水波紋問題,目前采用的主要辦法還是對釉面進行拋光處理,也就是在原有瓷片基礎之上,加了一道拋釉工藝。有的廠家根本沒有對瓷片進行拋光處理,在包裝上也打上鏡面瓷片的標識,將鏡面瓷片市場攪渾。
瓷片要達到真正的鏡面效果,廠家要另外增加設備、提高原材料品質等等,這就加大了瓷片的生產成本。有的低檔瓷片生產廠家為了控制成本,減少工序或者是降低原材料品質,最終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難有鏡面效果。
白塔陶瓷市場部部長張平向記者表示,白塔新聯興陶瓷集團在2015年就率先投入500多萬元,增建三次烘干窯爐及購置瓷片拋光設備,并在更新工藝的條件下,推出質量領先的微晶拋釉瓷片。相對于普通瓷片,微晶拋釉瓷片的生產成本也有大幅度的增加。
有的廠家為了與其他廠家的鏡面瓷片區(qū)分開來,直接將原來使用的“鏡面瓷片”名稱,改為“微晶拋釉瓷片”。在產區(qū)內,“拋”與“不拋”成為了不少業(yè)內人士分辨真假鏡面瓷片的一項直接標準。
生產工藝不同
產品品質差異巨大
據了解,目前不同的廠家在鏡面瓷片的品質上截然不同,所采取的生產工藝也大相徑庭。而其中,在生產工藝上最直接的差別就是瓷片釉面是否經過拋光處理。廠家生產鏡面瓷片,除了要增加拋光設備以外,還必須增加干燥設備。
由于瓷片的吸水率都比較高,坯釉結合會受到影響,如果對配方、工藝流程控制不好,瓷片在經過拋光處理以后,容易對瓷磚釉面造成損害出現微裂紋,產生瓷磚表面裂釉的現象。而且,有的瓷片裂釉現象,會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再表現出來,這也是有的鏡面瓷片在廠家銷售出去以后,被經銷商、消費者投訴的原因之一。
鏡面瓷片的生產需要廠家增加設備投入、原材料采購成本,并且對廠家的生產工藝有比較高的要求。這也是有的廠家不愿意生產真正的鏡面瓷片,而采取打擦邊球、偷梁換柱的方式。
目前,白塔、金陶、廣樂等品牌陶瓷企業(yè)出廠的鏡面瓷片,都要經過嚴格的拋光流程。在夾江,很多廠家的鏡面瓷片都是一次燒成,而白塔陶瓷的鏡面瓷片還經過二次煅燒,要進行冷卻相當時間后,再進行拋光打磨、窯爐烘干、打蠟處理程序。
而有的廠家在生產的過程中打擦邊球,不是對瓷片釉面進行拋光,而是對瓷片坯體拋光以后再進行傳統(tǒng)的施釉工藝;有的廠家是把瓷片坯體加白、釉面加厚以后,沒有經過拋光處理,也打著鏡面瓷片的招牌對外銷售。
鏡面瓷片的亮度除了受到拋光程序的影響之外,與生產廠家使用的原材料也是密切相關。新高峰瓷業(yè)生產技術部門負責人朱素紅表示,在瓷片的表面亮度和質感方面,使用鋯白融塊的效果明顯比水晶融塊的效果要好得多,新高峰的微晶瓷片采用的就是鋯白融塊。不過,鋯白融塊的使用成本比水晶融塊要高得多,鋯白融塊要5000多塊錢一噸,水晶融塊只要3000多塊錢一噸。
據了解,有的廠家為了增強鏡面瓷片的效果,還使用了三次施釉工藝,在底釉、面釉之間再施一層60克以上的發(fā)色釉。產區(qū)內,大部分企業(yè)的鏡面瓷片只有底釉、面釉兩次施釉工藝。
除了在瓷片表面下功夫以外,有的廠家為了提高鏡面瓷片的賣點,同時還提高了瓷片坯體的白度和厚度。在四川產區(qū)內,對瓷磚進行加厚、加白已經成為了多數廠家提高產品品質的重要手段。
不過,經銷商還是不能簡單地從瓷片的坯體白度及厚度,來區(qū)分鏡面瓷片的好壞。少數廠家一般就是通過增加普通瓷片的坯體白度和厚度,來冒充鏡面瓷片,偷梁換柱欺騙經銷商和消費者。
四川某陶瓷廠負責人表示,在同樣的坯粉重量下,廠家可以通過降低壓機壓力來使磚坯看起來更厚;同樣的坯體配方,可以通過降低窯爐燒成溫度來使磚坯看起來更白更平整。這樣做產生的后果就是直接降低了整片瓷磚的強度,同時導致吸水率更大,是偷工減料犧牲產品品質行為。
鏡面瓷片優(yōu)劣
主要看表面效果
不過,盡管現在市場上的鏡面瓷片良莠不齊,但是經銷商只要認真分辨,還是比較容易從瓷磚釉面上效果看出真假釉面瓷片的差別。
張平表示,鏡面瓷片的優(yōu)劣,最直接的差距就是表面。首先,是瓷片的表面亮度不同,鏡面效果越好、表面亮度就越高,白塔陶瓷的微晶拋釉瓷片表面亮度可以達到135度以上。其次,是表面質量不同。好的鏡面瓷片表面如鏡子般平順,沒有絲毫的橘皮、皺紋,一般肉眼看不到針孔、鼓包。而鏡面效果差的瓷片往往沒有通過拋光程序,根本無法解決橘皮、皺紋,針孔、鼓包等問題。再次,表面質感不同。好的鏡面瓷片表面看起來具有超凡的靈氣,釉面通透、水靈,花色自然逼真。一般鏡面瓷片表面看起來比較木、霧,不通透。
在終端零售的時候,經銷商可以通過“一照、二看、三對比”的方法,比較直觀的向消費者介紹鏡面瓷片的優(yōu)點。
一照,在距離瓷磚表面10厘米處,用手機閃光燈照射瓷磚表面。好的鏡面瓷片表面如鏡子反射強烈、耀眼,反射聚合度高不擴散,可以清楚看清燈芯;瓷磚表面無任何瑕疵。差的鏡面瓷片反射聚合度不高、不亮,燈芯周圍分散、附著一圈光暈;表面可見毛細孔及針孔等瑕疵。
二看,在自然光或者燈光下,好的鏡面瓷片表面可以看到清晰的倒影,而且不會出現水波紋的現象。
三對比,將好的鏡面瓷片與差的鏡面瓷片或者是普通瓷放在一起對比,兩者之間的釉面效果差異將表現的更加明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創(chuàng)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